国乒每一次集体亮相,都是无声的排位较量。
中国邮政联合国乒的活动现场,看似随意的站位,暴露出当下国乒的真实地位。
王楚钦、王曼昱居于两侧,孙颖莎稳稳站在C位。
1
这次C位站定孙颖莎,早已不再是意外。
孙颖莎第一次进入大众视野,是在2017年日本公开赛。
当时,她击败包括陈梦在内的多位强敌,年仅17岁就夺得女单冠军。
随后在中国公开赛中取得亚军,21天时间内从无名小将“空降”世界前十,孙颖莎刷新了国乒史上记录。
她的表现一路高开高走。
不到17岁便斩获成人赛事桂冠,迅速成为国家队重点培养对象。
随后的比赛孙颖莎以惊人的稳定性在WTT赛事中实现断层领先,目前已手握19个WTT系列单打冠军,远超其他选手,被誉为“女单之王”。
在三大赛事中,她已获得四枚单打金牌,成绩堪称现役最优。
更重要的是,自2022年登顶世界排名第一以来,她保持了157周蝉联的纪录,无人能敌。
2025年美国大满贯,孙颖莎未能进入8强,外界将其成绩下滑归咎于教练邱贻可,引发舆论风波。
随后人民日报发文宣布孙颖莎成为全国青联常委。这一身份的确立不仅代表竞技上的认可,更是对其在青年群体影响力的正式背书。
这份身份的官宣恰逢孙颖莎在大满贯赛事中的失利之际,人民日报的“无声回应”,用青联常委这一头衔,稳住了孙颖莎公众话语权,也为教练组解围。
孙颖莎由运动员身份扩展为国家级青年代表,跻身常委,成为74年来体育界最年轻的常委代表。
此次C位,不仅由战绩决定,这背后,是官方对她政治素养、公众形象、榜样力量的多重认可。
在王楚钦、王曼昱同为奥运冠军的前提下,孙颖莎的双重优势令其脱颖而出——成绩更优、身份更重。
站在舞台C位,她的形象既符合竞技时代要求,也符合新时代青年领袖的标准。
2
王楚钦在此次活动中的位置虽靠近核心,却仍落于C位之外。
若放回数年前,这样的站位尚属理所当然。
2019年王楚钦在三大赛初登场,他与马龙搭档获得男双冠军,首次出战便摘得奖杯。
那时,他只是“龙队”身后的影子。
2022年,战局彻底转变,WTT澳门冠军赛,他连续击败世界排名前十的对手,夺得冠军,引发外界关注。
同年新乡世界杯,国乒主力樊振东爆冷出局,使得原本由他镇守的上半区出现空缺。
作为场上仅存的中国选手,王楚钦必须独自承担起整个下半区的比赛任务,对战张本智和等强敌。
他扛住巨大挑战,连克强敌,最终夺冠。这次比赛后也让王楚钦跻身国乒主力之位。
2023年,王楚钦斩获亚运会四金,完成个人在多项赛事中的自我突破。
进入2024年,他继续高强度参赛,六站赛事中揽获四冠,包括亚洲杯与世乒赛重量级赛事,成绩无可挑剔。
这次美国大满贯中,他也是一个人守住了男单这枚分量极重的金牌,在决赛中力克日本选手张本智和,送给对手交战8连败。
但在洛杉矶奥运周期,男单项目中他仍面临激烈竞争。
由于巴黎奥运赛场男单早早出局,其“国乒一哥”之位尚未完全坐稳。
在合照中,他虽位于王励勤侧旁,但未居中,说明其核心地位仍在逐步确立中,他与林诗栋形成对称,预示二者在新周期中将并驾齐驱。
值得注意的是,王楚钦也是孙颖莎在混双项目的长期搭档,两人合作拿下多个大赛混双金牌,是国乒目前最稳定的组合之一。
这种“双线作战”能力加持,使得他在队中保持高出镜率,但就个人成就而言,王楚钦仍需弥补三大赛单打金牌数量的差距。
3
熊猫体育王曼昱的站位一度引发争议,有声音认为以她过往战绩理应更靠近中央。
但将视角放回数据上会发现,她所面临的处境恰是“三强并立”格局下的典型尴尬。
2018年,年仅19岁的王曼昱就在亚运会上夺得女单冠军,随后又拿下全锦赛金牌,开启高光时刻。
2021年世乒赛,她连续战胜三位队友夺得单打冠军,在国乒内部竞争中脱颖而出。
同年,她还拿下全运会女单桂冠,双线成绩皆属顶尖。
到2024年,王曼昱九大赛已拿下七项桂冠,仅差世界杯和奥运会单打金牌。
但她在世界排名、稳定性和曝光度上,仍不及孙颖莎。
尤其是在WTT赛事累积数量上,她与莎莎的断层尤为明显:前者5冠,后者则高达12冠。
在刚刚过去的美国大满贯中,她在爆冷输给朱雨玲后,无缘8强。
这一失利,不仅导致成绩下滑,也让她在媒体表现层面处于弱势。
朱雨玲作为经历癌症复出重返巅峰的老将,她的夺冠被赋予更多价值,进一步遮蔽了王曼昱的表现。
这次王曼昱在合照中居于一侧,实则反映当前队内竞争的等级排序。
冠军数量不及孙颖莎,个人赛影响力也略逊于王楚钦,加之近期成绩未有新突破,使得她难以在视觉中心区域占据位置。
然而,王曼昱作为女队“稳定核心”的作用不可低估。
她具备强悍的内战胜率、连续大赛表现力及心理抗压能力,尤其在队内多次打出关键胜局,稳固了女队对外作战的整体战力。
她的挑战,不只是战胜对手,更是突破“中坚”向“核心”的壁垒。
若未来能在奥运单打项目中突破,这样的“边缘站位”或许将成为下一个阶段的起点。
此次活动中,新上任的乒协主席王励勤也出现在公众视野中。
作为昔日国乒男队的领军人物,他如今以领导身份到场,既是对新一代球员的支持,也是对乒乓精神的传承延续。
站在合照中央的他,不再执拍,却依旧是这支队伍最坚实的后盾。
结语
没有永远的C位,也没有永远的边缘。
孙颖莎的C位,源于四枚三大赛金牌与157周世界第一的积累。
王楚钦与王曼昱的靠边站,不是失意,而是对强者的尊重。
这张合照,是一面镜子,也是一次提醒:竞技场上,位置从来不是固定的,它属于真正能把握机会的人。
(体育)中国邮政与中国乒协战略合作续约发布.新华社体育[引用日期2025-07-18]
孙颖莎在人民日报撰文.红星新闻 [引用日期2025-06-23]
孙颖莎有了新身份,当选全国青联常务委员会委员.齐鲁壹点[引用日期2025-07-18]
发表评论